返鄉護濕地 「護茄青」從行動認識家鄉珍貴資產

Category: 水新聞 Created: Wednesday, 25 June 2014 23:37
Hits: 770
本報2014年6月25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6月18日,全台大學生都陷在期末考週的奮戰中,就讀靜宜大學財金系的李至堉一早就搭車趕回家鄉高雄茄萣。為了茄萣濕地的1-4道路開發案,當天高雄市政府環評委員要到茄萣進行現勘,並傾聽地方居民的意見;儘管期末考還未結束,李至堉要回來以「守護茄萣濕地青年聯盟」一員的身分,到區公所禮堂向環評委員發表反對現有1-4道路開闢案的請願聲明。

今年2月,李至堉的好友,就讀中興大學動物系的林永興,在網路上發現了一篇關於茄萣的新聞,原來家鄉那片過去是鹽田、村民鮮少前往的濕地,如今是高屏地區最大的野鳥棲息地之一,而一條道路開發案預計將要從中切過濕地。

林永興、李至堉等幾位國中時期的好友,便因此聚集討論要為家鄉的土地做些事。他們在網路上成立粉絲專頁,想讓更多人知道,於是「守護茄萣濕地青年聯盟」就這樣成立了。

返鄉護濕地 「護茄青」從行動認識家鄉珍貴資產

憑著衝勁  想為家鄉、濕地盡一份心力

打開「守護茄萣濕地青年聯盟」的臉書專頁,黑面琵鷺在濕地中低頭覓食的照片就出現在刊頭。根據今年2月賞鳥人士的觀察,茄萣濕地的黑面琵鷺高達212隻,超過世界族群量的1%,足以讓茄萣濕地列為國際級濕地。然而高雄市政府卻要蓋一條馬路從中穿越,破壞黑琵和上百種鳥類棲地的完整性。

李至堉說,發現茄萣發生爭議開發案後,在網路上的資訊卻不多,他們實地走訪濕地,看到一些本地的舊遺跡和新的建設,心中卻有很多的不明白。

帶著疑惑,護茄青拜訪了長期做濕地生態保育的「茄萣生態文化協會」,理事長鄭和泰與他們說明當初切開茄萣濕地的第一刀,1-1道路的抗爭情形和困境。

了解以後,憑著年輕人的一股衝勁,「想為自己的家鄉、濕地,盡一份心力,」李至堉說,護茄青就這樣一路走到現在。

其間,護茄青不僅在網路上發布訊息引起關注,也製作守護茄萣濕地的文宣,到反核遊行中發放;對內則針對關心濕地的在地鄉親,舉辦認識濕地和環評法等講座。

返鄉護濕地 「護茄青」從行動認識家鄉珍貴資產

面對家鄉開發派壓力  堅守捍衛濕地立場

就在6月18日,得知環評委員將到茄萣現勘,而且地方開發派勢力更喊出要找數百人到區公所抗議道路工程延宕,護茄青便在網路上緊急架設連署頁面,希望號召更多關心茄萣濕地的朋友,一起加入聲援表達維護濕地完整的立場。不到一週的時間,就有30個團體和將近千人加入連署。

平時在學校就參加異議性社團的兩位青年,他們不僅關注著校內的議題,也參與校外社會運動的議題討論。對於保護茄萣濕地這件事,卻和過往參與的行動不太相同。

他們要面對的,並非只是破壞濕地的開路工程這麼簡單。任何反對破壞生態的開發案,都可能遭遇來自既得利益者的強大壓力,然而在茄萣,又多了一層家鄉的人情阻礙。

從過去幾個月來,甚至過往在地保育團體所感受到的是,即使不贊成開路、希望保護濕地的居民,也不敢公開表態。

茄萣生態文化協會理事長鄭和泰說,茄萣濕地的生態旅遊潛力,高雄市政府及林務局等單位都相當看好,居民甚至有開民宿迎接賞鳥遊客的心理準備。但是由於1-4道路的開發案沒有定論,期待發展生態旅遊的居民都不敢用行動來支持,深怕被視為是「濕地派」,無端製造社區內的紛爭和壓力。

這便是護茄青在家鄉所感受到的人情阻礙。李至堉說:「在地方上要推議題的難度高,尤其大家都認識你,認識你的父母是誰,對於要出來反對,變得很難取捨。鄉下的年輕人都出去了,回來也只是短暫停留,根本不會想站出來。」

返鄉護濕地 「護茄青」從行動認識家鄉珍貴資產

未來不只關注1-4  更要關心整個茄萣

不過,在推議題的過程中,仍舊遇到一些年輕人要加入。李至堉說,因為返鄉舉辦座談,更了解濕地的議題,對於之後的行動也有更多的想法。

護茄青表示,接下來的行動,除了要在茄萣國小舉辦小朋友的生態營隊,更要積極走入社區,進行社會調查,到底茄萣的民眾對於1-4道路開發案有何看法,哪些地區的人贊成、哪些反對。「畢竟,會站出來說贊成或反對的都是少數,那麼大家真正的聲音是什麼?」他們想要深入了解。

身為在地人,護茄青如何看待這片足以列入國際級的濕地?

李至堉表示,「濕地是一個珍貴資產這件事,不管在茄萣或全台灣,都沒有明確的定義,一般人都認為濕地只是蠻荒之地。但是,濕地的價值是什麼?大家還是需要去學習和了解。」

因為一條1-4道路開發案,這幾位青年回到茄萣守護濕地,也因此更認識家鄉的珍貴資產,還有茄萣過往聚落發展史上,所產生的特殊習俗和傳統文化。

返鄉護濕地 「護茄青」從行動認識家鄉珍貴資產

茄萣在地的蟯港人文協會,就針對茄萣的歷史與人文進行調查,並出版社區報《看見茄萣》。他們述說許多茄萣人記憶中的傳說故事,也把在地的特色,包含信仰習俗、傳統美食和過往風情等記錄下來。這樣的文史調查工作,也有茄萣在地青年的參與。

護茄青說,未來聯盟的目光焦點將不只放在「1-4」、不只在開發案,甚至不只在濕地上,而會是整個茄萣。透過投身故鄉,希望未來能讓公民參與與關心社區的意識,深入在每個人的心中,他們認為,回歸於人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延伸閱讀】

Read more http://e-info.org.tw/node/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