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降雨徵候

Category: 2016年 Created: Sunday, 01 May 2016 10:35
Hits: 2681

許多的智慧是超乎氣候模式和氣象預報之上。身為研究員,我們有時不免自問,官方的氣象預報是否真的對農夫既有的知識基礎和代代相傳的作法有很大的增益。一旦有了可以分享的研究結果,我們卻不知是否對我們打算服務的群體具有可信度或者能否產生鳴。

作者:卡貝德.曼朱爾.葛布魯、法蘭克.范.史丁伯根、及艾蘇.亞希.黑葛斯

日期:2016年2月17日

譯者:台灣水資源日團隊

 

Tigray Ethiopia

3位年輕女孩走在提格雷地區的土地上。 照片來源:Rod Waddington/ Flickr

 

來自衣索比亞提格雷地區拉亞谷地的明信片

這個谷地有肥沃的平原、多樣的植物遺傳資源及相對尚未開發的地下水資源。區內的海拔高度在930至2800公尺之間,涵蓋了3個氣候區:Kolla低地區、Woynadega中海拔區、及Dega高地區。谷地平均年降雨量為400至700毫米,雨水的來源有兩種:一是3至5月間稱為belg的短雨季,另一則是6至9月間稱為meher的主要雨季。

雖然谷地以豐富的自然資源著稱,但反覆發生的大旱也很有名。在這一層意義上,拉亞谷地和世界許多的半乾旱地區並無不同:雨量不穩定。乾旱期經常出現,特別是在「小型的」belg雨季,按保守估計,大旱每10年發生一次,為人類和家畜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最終導致人口外移或死亡。

正如其他經常出現大旱的地區一樣,這裡的農夫已學會如何從當地的季節性氣象預報看出一些徵候,並採取各種因應作為:調整作物的播種時間、儲存洪水、及多樣地運用土壤及水資源管理措施。

如果Nifs Arho風由北往南吹,農夫就知道接下來的降雨量不好。北方以乾燥的氣候聞名,因為受到達洛爾窪地的影響。另一個指標是非洲相思樹的廣泛開花–

–無疑是大旱來臨前的指標之一。在這段期間,農夫傾向於在同樣的作物類型中改種一些最能抗旱的早熟及較矮品種––大麥、玉米、苔麩、鷹嘴豆、及Kodem和Jamiyoo之類的短生長週期高粱。在乾旱期間,農夫也栽種作為動物飼料之用而非給人食用的穀類作物。

反之,如果風由西往東或由南往北吹,就可預期最佳降雨量的來臨。在出現這種下雨風的年份。碰上這種年份,農夫幾乎都在主要降雨季種植生長週期長及產量高的高粱品種,像是Degalit、Ganno、及Aba’ere。同樣的,農夫在短雨季時就種植生長週期長的苔麩(當地稱Magna)、玉米、大麥、及鷹嘴豆。

重要的不只是降雨,還有降雨時機。農夫按照預期中的第一波陣雨日期播下種子,通常是在4月間,此時農夫要對降雨做好預測,以便用旱種的方式種下高粱。據信如此栽培出來的高粱會有較高的產量。

雖然如此,如果3月就降下一場好雨,農夫也會從3月的第4個星期起種下生長週期長的高粱。不過,如果4月又出現適合播種的降雨,所有的高粱都要重新種一次。有經驗的農夫說,不然高粱會長太快,6月旱季時易受到水分不夠的影響,這樣長出來的作物會變得細細的,9月時易遭受普通蛀莖夜蛾(當地稱Aso)的侵襲。

如果6月底有雨,那就是一個好兆頭,代表收成會很好。6至7月間的第一場洪水(或稱furma)對高粱很有好處,不過如果8月也來一場洪水,效果會更好。高粱會長得又粗又壯,這是就莖桿、穗、及籽粒的大小而言。

在推動「抑制洪水」計劃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與我們共事的農夫已在氣象預測上具有一定的基礎。更確切的說,他們感興趣的是如何找出新方法並解決他們現有的問題,像是如何保留土壤裡的水分。衣索比亞的政策制定者也是如此––我們怎樣才能在發展出以洪水為基礎的最佳農作系統的同時,又能管理好自然景觀?我們的重點應該是建立能提出務實的改善措施並解決問題的研究計畫,而不是完全依賴一些模式和預測。真實的世界是紛亂複雜的,我們必須得接受。

 

【參考資料】

.CGIAR Reseach from Water, Land and Ecosystems (WLE): https://wle.cgiar.org/thrive/2016/02/17/reading-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