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地層下陷踩煞車 觀樹健康養殖力爭上游

Category: 水新聞 Created: Tuesday, 31 March 2015 11:20
Hits: 875

本報2015年3月31日雲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歷經最近一次文蛤大豐收,雲林口湖成龍村觀樹基金會的養殖池放乾了水,等著日頭將池底曬到「避旬」(龜裂)。兩年來,以導入海水靜置後養殖白蝦、文蛤的模式漸入佳境,不過,工作人員仍小心謹慎、按步就班地曬池、清理雜質。雖此地養殖不須投藥,但地層下陷的威脅未曾稍減,鹽水養殖則期待能發展出避免向下沉淪的產業模式,力爭上游。

2009年投入當地棲地復育計畫,轉眼已第六年,觀樹基金會的工作人員被當地稱為「鷦ㄚ窟的小姐」,以為是來顧鳥的;隨著了解日深,兩年前展開濕地之外的偵探工作,進一步探詢友善環境的養殖方法。

觀樹一解地層下陷的難題,在雲林口湖成龍村,租廢棄魚塭實驗海水養殖。

先養水  再養殖

過去台灣社會追求經濟成長,養殖業也追求短期最大獲利,養殖專家認為鹹度在千分之18的水質,養殖效果最好,投入餌料的換肉率最高;並鼓勵沿海養殖業者抽地下水淡化。數十年後,雲林、彰化以及屏東沿海養殖的區域,衝擊地層下陷的速度,每遇風災常造成嚴重損害。

養殖老手都知道,鹹水一定養得起來,只是養殖的時間比較長。如何讓產業與永續並行,觀樹向當地居民租用廢棄魚池,引入鹹度約在千分之25以上的海水,增加養水池的繁複過程,以營造健康的養殖環境為目標,希望能為地層下陷踩剎車。

觀樹養殖魚池,收成後正值曬池期,曬池的速度完全靠太陽賞臉。「曬池是為了消毒、殺菌,還有去除池子裡的雜質。」觀樹魚塭管理員李聰明(暱稱老芋仔)說,曬池同時,還會撒石灰消毒,將底棲的螺貝類的小苗也去除。

原本長條型的魚塭,隔成3個正方形的小池子,中間飼養白蝦的池子早已曬乾,但第一池養水池,則受附近尚未收成的魚塭滲水影響,還沒能曬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3個池子分別是養水池、白蝦池,以及文蛤與虱目魚的混養池。水源是透過小排水溝接到牛挑灣溪,再通到大海。

觀樹的養殖池是引入附近小排水溝接牛挑灣溪到大海的水,經過養水池靜置,再分送其他兩池養殖文蛤和白蝦。

養水池的功能是引入海水後,靜置24小時,讓水質沉澱之後,再進入其他兩個養殖池。觀樹基金會主任王昭湄解釋,成龍村位於感潮帶(潮間帶)範圍,兩年來的實驗幾乎可以確定,小排水溝的水受到上游畜牧業廢水以及海水狀況影響,若直接引入進入養殖池,無法肉眼辨識水質,極富風險。

老芋仔說,漁民早上醒來第一件事是看水清不清,看水就知道文蛤好不好,健康的文蛤會吃東西,水面會比較清,生病的文蛤不會吃東西,池水混濁,而且會浮出水面無法收成。

魚塭用水盡量做到循環水的概念,能不從小排引水就不引入,盡量讓其他兩個池子的水交換使用。利用高低水位聯通管原理,讓高水位排到低水位;反之,則使用馬達抽水;而正方形的水池,也比較能達到打入氧氣、循環的目的。王昭湄解釋,文蛤是吸收沼水的,當蝦池有濃厚的沼水就排到文蛤池,吃完乾淨的水,又能引回到蝦池。

文蛤、白蝦不怕鹹  怕污染

至於「鹽水養不起來」的說法,王昭湄認為,無論白蝦或文蛤,原本生長的環境就是鹽水,問題不在鹹度。因此觀樹每日記錄追蹤,分析問題,最後認定是水質的問題,出在水溝,可能是上游排放的物質,造成水質不穩定。

由這個過程,王昭湄體會到里山到里海是環環相扣的生態系。他說,山上果樹經過陸地農田,使用的任何物質,最後就是來到海邊,而當養殖的文蛤、白蝦,屬於無脊椎動物,無法承受一絲污染。

讓芋爸彈舌、媲美野生的文蛤,健康食安和環境都有保障。(圖片來源:觀樹基金會成龍溼地三代班網站)

「以我們這種養殖方式,每天驗水,以養水池讓水質穩定,文蛤好照顧,蝦子產量增加。」過去當地曾是草蝦養殖重鎮,聽老一輩說,以前隨便怎麼放養,都能收成,一收就一棟洋房的價格;後來無論如何都養不起來,疑因過度追求產量,高密度養殖有關,高密度養殖產生病毒,又因過度使用抗生素,至今仍無法復原。

「實驗」見成效  傳統觀念轉型一步一步來

當地文蛤收成是利用清晨兩、三點半夜工作,和一般行業的工作時間顛倒。家裡也有養殖魚塭,老芋仔常深夜完成工作,就來照顧觀樹的池子,覺得這件事更要緊,不過家中的魚塭尚未改變養殖形式。「很想嘗試,但風險過高,沒有足夠的規模能多一個養水池」

對此,王昭湄笑說,都已經算出經濟效益給你參考了,只缺信心而已!

此地飽受地層下陷之苦,而且抽地下水很耗電。「養殖業者除了飼料費,電費是最驚人的,如果水車一直開、抽地下水,電費通常1個月上萬元。」王昭湄說,能減少能源支出的方法,業者應很樂意效法,不過實驗計畫尚未成功之前,能體諒他們的心情。

王昭湄說,從一開始大家笑說養給鳥吃、「收不起來」,到現在,村民遇到水有問題,會找團隊成員檢驗,今年收成也讓村民刮目相看,最近的分享會,不少村民參與交流。

【延伸閱讀】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