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神聖的世界屋脊-喜馬拉雅群山的護水聖戰

Category: 2016年 Created: Thursday, 29 December 2016 16:44
Hits: 2190

Monitoring the Indus River near Shey

譯者:華文版世界水資源日團隊

當飛機航行進喜馬拉雅山脈拉達克王國的前首都列城時,與其說是在印度境內落地,更像是降落在月球表面。地表粗獷、有如山巒綿延的岩層質樸美麗、並因高緯度與寒冷的沙漠氣候極其乾燥。我們代表護水聯盟(Waterkeeper Alliance)被差派至拉達克,該國際組織致力於維護乾淨的水資源與社區健康。我們被派去訓練新加入聯盟的喜馬拉雅冰河水質守護組織與其它20個相關的組織如何測試水質,並有效為水發聲。這些組織中多數是佛教僧人。

喜馬拉雅冰河水質守護與其相關組織是由嘉旺竹巴法王所設立的。嘉旺是拉達克內的佛教皇室「竹巴」氏的領袖。佛教徒認為喜馬拉雅山是「神聖的世界屋脊」,並認為他們有責任守護這裡的環境與山泉,他們一生的生活所需的源頭。嘉旺竹巴法王與我們的護水特派員都十分牽掛氣候變遷的議題,因氣候變遷正使喜馬拉雅冰河以驚人的速度溶解。這個區域時常被稱為「第三極」,因為這些冰河含有極地以外最大的冰量。天氣暖和時,這些冰河緩緩的溶解成水,流入中河川,最終供應十億以上的人口用水。

幾天的室內訓練課程結束後,我們有機會外出實地探勘這些汲取融冰的支流水質。大部分與我們共事的僧人都住在高山的寺廟裡,因此勘查的地點通常都在宏偉的山頂或山峰中不同支的分水嶺。這些分水嶺吸收了冰河融冰,並於下游匯入較大的印度河或贊斯卡河,這兩條河全年川流不息。僧人們將河流稱作「tokpos」,用於拉達克語除了「河川」,並有「朋友」的意涵。教導這些僧人如何做河川的好朋友是我們的一大任務。

 

正面迎擊氣候變遷,為缺水一戰

當冰河消融、縮短,許多的河流都面臨季節性或永久性的枯竭。雖然冰河顯然受每年的氣候波動影響,有些年的水量就是較多,但多半的冰河正一去不復返地以令人擔憂的速率融化。此外,拉達克的雨水也有賴喜馬拉雅群山的庇蔭,更加重乾燥的情況。每當夏季中旬至夏末,冰河融化加上融水全面分散流入當地農田、農莊,與村莊成為民用水,致使河川多半面臨枯竭。雖然列城內許多區域都有水管與基本建設,這些從鄰近支流引入的水除了偶爾加氯消毒之外就沒有其他的淨水處理。許多列城之外的住區沒有水利建設,平日倚賴溝渠導入水流,或用儲水桶接雨水。當夏末雨水不足時,許多家庭會叫卡車抽河水運送至住處。   

越來越多人擔憂社區的水即將面臨耗竭,各社區也透過不同的方式應變。列城正在興建一座水庫,以截取春季的豐沛水量。這座水庫將保留水資源並於夏末支流開始乾枯時,開閘補充下游的流水。這個提案也權衡了生態保育,在夏天為水生生物提供更好的流水,並為河畔居民增添補給用水。另外,夏季缺水已經嚴重到有些社區會製作人造冰川-冰塔-一些支流的水在冬天/春天時被導入較為寒冷的地區冷凍,好叫這些「迷你冰川」得以在夏季月份裡徐徐將水釋放至下游社區。

除了氣候變遷,快速發展的(國內與國際)觀光產業也讓列城的人口在夏季月份倍增,使得該區域開始受害於增長的發展、森林濫伐與污染,特別是流入水道中無法生物分解的垃圾污染。當我們驅車行駛於拉達克,我們見證了許多住宅被興建於舊冰河河床之上,許多河床已有3-5年沒有流水。這個趨勢是個警訊,除了氣候變數,並有可能帶來「豪雨」,這等同喜馬拉雅山區內的海嘯或梅雨,雲層覆蓋一小塊區域於短時間內密集澆灌的大量的雨水。在2010年,這樣的豪雨現象帶來的水災導致列城城中100人死亡。該地區的房市現在極速回漲。

我們嘗試說服我們的新成員和拉達克居民,為了河川、為了社區以及水生生物,從河流蓄水的重要性,但這的挑戰比我們想像中還大。作為一個美國的護水特派員,我們常常在演講對美國的社區說,乾淨的水的重要性在於水要「可以捕魚、游泳、與飲用」(這與淨水法的目標緊密相連)。做為護水特派員,我們的工作之一是要透過划船與淨川活動連結居民,因為指導手冊的原則揚言若人們不使用或享受河川,他們是不會幫忙保護它們的。但我們很快從我們的民宿中學到,當地的居民除了將河水與冰河支流用來飲水之外,大多數的人不會將河川作為娛樂用途的。

 

教導水質需「可供捕魚與游泳」的重要性

在拉達克裡,捕魚不太盛行—很可能是因為當地的河流裡沒有魚(我們看到一隻看似鬥魚的外來魚種)—部分原因是因為這些河流某些季節會枯竭,另外一個原因是許多佛教徒相信魚是神聖的,所以不吃魚。當我們問及當地的河流裡有沒有魚時,眾人議論紛紛,而且許多人疑惑地盯著我們。有些人說他們可能在印度河裡看過魚,或在市場裡看過。雖然捕魚不是他們文化的一部份,這些僧人很清楚地表達他們相信自己有責任要透過明確的思想與行動來捍衛他們的水與所有的水中生物。

在當地的河流裡游泳也不常見,大概只有孩子會因為打賭跳入印度河或贊斯卡河,但當水夠暖和的時候還是會有人在冰蝕湖裡游泳。在贊斯卡河有新興的急流泛舟活動,但主要是給「觀光客」的活動,除此之外,並沒有划船或其他水上娛樂文化。當一位男士跟我們談到他的「上游」鄰居需要控制污染,以保護「下游」社區的飲用水時,他提到除了保護一些印度社區之外,多數人並不在意污染流至下游,因為大部分的下游是流入巴基斯坦!顯然大家不愛那裡。另外,因低海拔的印度河畔與高海拔的喜馬拉雅村落海拔差距太大,又沒有能力將水有效的抽取上山,未來大多的社區也不太可能使用印度河河水。當我們問及若冰河的水在一天或一年後完全枯乾,他們會怎麼辦時,許多人回答如果沒有選擇只好搬家。

 

製造「可飲用」的水

顯然,對多數拉達克的居民來說,河川的價值在於提供飲用水。我們有機會在這個新的企劃案中監控大約10條冰河支流,而且大多我們測試的水流品質都很高。其中一條支流的傳導性測量結果是零(傳導性是水導電的能力,具有傳導性可作為水污染的指標),當看到測試結果為零時,我們很快又拿出另一組水錶測試是不是原有設備故障,但驚人的是,水質就是那麼乾淨。數十年來我在美國監測水質,這樣的經驗還是「頭一遭」。低海拔的印度河與贊斯卡河多半接收冰河支流的水,但這兩條河的河水與匯入它們的支流相較之下就混濁或骯髒的多。我們懷疑大多可能是自然沉積物,畢竟大部分的水質還是蠻不錯的。

雖然好的水質可供飲用,列城卻不再是一處沒有污染源的小村莊。雖然許多地方有公廁或化糞池,污水卻本身未經處理。另外還有家畜的排泄物多數在河邊匯聚。有趣的是,因氣候乾燥,動物排泄物也乾得快,當地人會很快的收集這些乾掉的排泄物作為冬天燃燒取暖的燃料,或用於傳統的木作爐灶。多數拉達克居民也會燒柴、燒炭或燒別的他們找的到的燃料在冬天取暖,雖然有些富裕人家現在有中央暖氣(大多是靠印度河的水力發電)。即便動物排泄物流入河川污染的機率已降到最小,柴油車與印度境內燃燒的煤炭卻帶來煤灰,科學家已指出這些是冰川夏季融冰速度增快的成因之一,因為飄散至冰河上的煤灰不會全數被沖走,而被染成深色的部分加速了熱能的吸收,導致冰河融化。

即便如此,教導當地區民守護水量與品質的重要性已有進展。列城的酋長(等同市長),在參加一場記者會後,發動了一場以人民主導的水資源監控行動。許多拉達克居民會沿著一條路行使進河中洗車,他決定剷除該路的入口。這樣的努力雖小卻具代表性,是拉達克居民重新想像自己與當地河流關係的第一步,並也啟發了其他守護水品質的行動。我們民宿的主人是當地的汽車經銷商。在這些努力的感動下,他開始教育他的新車買主們不要在當地河川中洗車的重要性。

 

解決「喜馬拉雅山區的富裕流感」的問題

當我們問到對於當地河川與喜馬拉雅山區生活來說,最嚴重的危害為何時,一位新朋友告訴我他覺得最大的威脅是愛錢成癮,我管這叫「喜馬拉雅山區的富裕流感」。許多在列城城內的家庭透過出租房間或帶觀光客爬山賺了些小錢,很快地就為了觀光客蓋了更多的民宿,也為自己蓋了數棟更大的新房、買了好幾台新車。這樣的風氣在印度(還有亞洲)快速成長地中產階級中盛行,這些中產階級將會在2020年增加5%,從五千萬人暴增至兩億人。對拉達克與印度其他地區來說,這挑戰他們發展一個永續經營的方式,在持續開發與環境變遷威脅的當頭,保護他們的河川、環境,與他們傳統的生活方式。

雖然對付這些問題的工程浩大,我們希望可以傳授這些佛教僧人夥伴一些基本工具,讓他們可以更準確的評估他們的飲用水與河川所面對的威脅,讓他們能做出更好的決定,以確保他們可以繼續為了後代子孫保護他們的社區與神聖的世界屋脊。

 

資料來源:http://voices.nationalgeographic.com/2016/11/08/protecting-the-sacred-rooftop-of-the-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