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四期變精密機械園區 欠缺政策定位評估

Category: 水新聞 Created: Wednesday, 10 October 2012 18:06
Hits: 2342

中科四期二林園區在歷經光電業不景氣、友達不進駐設廠後,由光電產業轉型為精密機械園區,隨後進行相關的「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昨(9日)國科會所提的報告,包括變更原環評結論,計畫將廢水排入濁水溪、廠商能在專管完成前也可允許營運。卻對2009年中科四期專案小組審查時,環保署建議針對科學園區開發進行政策環評未置一詞。

環保團體痛批,政策方向都沒有搞清楚,只審枝微末節的問題,簡直是本末倒置。由於長期用水、污水排放都缺乏更仔細的資料,加上政策環評的辦理情況也尚未釐清,會議將加開延續會議。

中科四期變精密機械園區 欠缺政策定位評估

國科會政策環評跳票

國科會提出的轉中科四期型計畫,預計將光電園區轉為精密機械園區,因此,用水和污染排放也與先前規劃不同。

國科會表示,因產業使用面積改變,預計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將會從原本的每年1093噸降至每年648噸。而廢污水也從原本的最高12萬噸減低為2萬噸,且在考量到對養殖業的影響,因此將從源頭排除「銅製程」,保持水質中的銅離子濃度在0.15mg/L。

雖然中科四期轉型表面上看起來減少用水和污染,但國科會至今仍未提出科學園區的政策環評,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陸詩薇表示,政策環評是對於整體開發和資源總量管制的規劃,應先有政策環評再有個案環評,否則無從得知本案與整體開發、總量管制之關聯。

2009年中科四期環境影響評估專案小組審查時,環保署曾建議國科會提出科學園區開發的政策環評,並需於隔年年底前提出,但國科會表示,由於國科會評估後認為目前科學園區虧損嚴重,未來恐不會再開發新園區,因此不提出政策環評,而打算准用「工業區政策環評」。中科管理局副局長郭坤明也直言,中科四期的環評已經通過,今天只是送環差審查,與政策環評與否無關。

不過這項說明,並未獲環評委員認同。幾位委員都分別指出,並非不開發新園區就不需要政策環評、國科會承諾的事,就該做到;不做政策環評,讓人無法接受。

對於國科會甚至說要准用工業區政策環評,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陸詩薇也質疑,科學園區內的廠商租稅優惠、各項福利與工業區完全不同,產業別差異甚大,如何套用?

污水排放不應排除海放

除了缺乏政策環評,中科四期也在環差中變更污水排放方案。報告中國科會打算將廢污水排入濁水溪中,但先前的環評結論卻是6萬噸以下排入濁水溪或舊濁水溪河口潮間帶低潮線以下、6萬噸以上以海洋放流方式處理,雲林縣副縣長施克和指出,「現在國科會等於是排除了海放方案,直接選擇排放濁水溪,但排放方式應該另以環差送審才對。」

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除非開發單位改採零排放方案,原環評審查結論放流水排放專管未完工前廠商不得進駐的結論不應更改。「照慣例,差異分析更改的是開發內容,後續的結論是再加上去的要求,不應藉機大幅修改先前的結論。」

環團痛批,每日2萬噸的廢水國科會不回收再利用,還要編列超過22億元進行廢水管埋設;而廢水排入濁水溪,也將嚴重汙染雲林及彰化養殖業。

園區開發必須載明水資源來源

水資源分配,一直是中科四期的癥結。根據中科管理局提出的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轉型後,園區最終用水每日2萬噸,除了由自來水公司每日供應0.48萬噸,剩餘用水則由鳥嘴潭人工湖調度使用,而中期用水則由農業用水支應,每日調度農業用水0.152萬噸。

淨竹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聖崇認為,中部不但是水資源匱乏區域,更有地層下陷問題,超量的水資源調度,只會加重地層下陷。施月英也質疑,國科會在長期用水規劃中載明要使用鳥嘴潭人工湖的水資源,但是鳥嘴潭的相關環評會議中,卻已經強調不會供應中科用水,中科四期的長期用水究竟從哪來,還需要開發單位再釐清。

環委也指出,水利署從不敢明確表態水源不足,而國科會在相關報告中也僅提及不調度農業用水,因此,環委要求國科會必須在報告中明確載明調撥農業用水的時間,以及後續若找不到長期用水解決方案,以保障農業用水不受園區影響。

排放專管未完成也可進駐

國科會也要求變更「放流水排放專管設施完成後,始得同意進駐廠商營運」,讓廠商可以在專管未完成前即可營運,但不得將污水排放在承受水體中。

會議決定擇期加開延續會議,並做成水利署到場說明長期水資源方案的要求,主席同意延續會議中民間團體仍能進場跟進。

原文連結 http://e-info.org.tw/node/8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