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豪雨的驚人雨量屢創新高, 淹沒城鎮、破壞基礎設施、帶來疫病、糧食等危機,甚至引發毀滅性的衝擊;缺水的地區卻是苦無可飲用的淡水資源,水的問題已經是全球的共同課題。環境的過度 開發、欠缺周全規劃,無疑地讓人暴露在更高的氣候風險中,需要更多減緩及調適行動來因應。台灣所面對的 情況更為嚴峻,天然災害的曝險面積與人口密度均高居世界首位,洪旱對台灣造成的壓力更是與日俱增。
在洪災部分,土地超限利用、傳統不透水硬 鋪面的作法,在遭逢大雨時經常導致都市地表逕流大量增加,很容易造成洪峰集中。現有雨水下水道無法負荷、內水無法排出就會造成災情;另一方面水的侵蝕、壓 力導致堤防破壞或溢淹,造成外水進入,內外夾擊必然淹水致災。在旱災方面,台灣降雨量豐富,但因山高水急,無法有效留住天然降水,不透水鋪面又致使雨水無 法下滲,一直把水排入河川、流入大海,亦等同於將淡水資源快速轉化成鹹水,加上水土保持不佳,經常在大雨過後導致原水濁度過高,缺水現象頻傳。土地無法保 水,民眾為了產業進而超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等,都讓臺灣民眾深陷洪旱交替的痛苦循環。重新審視雨水的價值及空間規劃中水資源管理的整合性作法,對 臺灣而言已經成為生存的議題。
都市水循環中的水量、水質、廢水處理、健康生態及地下水涵養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傳統思維把暴雨當敵人,將地表逕流和工業廢水混合後快速導入河川、湖泊及海岸。雨水與廢水結合後的水質惡化,衝擊生物多樣性、健康及環境美觀、增加飲用水處理成本。將雨水快速送離市區也送走了具有高度潛在價值的可利用資源,間接導致缺水。
為有效整合都市水資源管理,暴雨管理(Stormwater management)的作法興起,藉由三度空間的保水概念,不是把水送走,而是將雨水保存在適當的地方,同時考量洪災控管、污染處理、侵蝕防治、氣候變遷調適,並考量經濟效益。
貯留、下滲 都市水資源管理
都市水資源管理應該從水的「路徑」和「總量」兩項主要方向著手,在開發時納入「貯留」(storage)和「下滲」 (infiltration)的機制。
「貯留」是讓水能停留在適當的地方,例如:廣場、公園、學校、大樓中庭等,以都市設計手法讓水停留在每塊基地,各自擔負部份水資源貯存、雨水調節、滯洪功能,就可減少地表徑流與洪峰集中,亦可收集雨水再利用。
「下滲」則是讓水流動的路徑以垂直取代水平,透過透水性鋪面、設施或植栽,讓水下滲、淨化且涵養地下水,也避免水快速集中於特定地域。在都市中留設窪地、滯洪池、雨水園、綠屋頂等都是相同原理的作法。例如:雨水園模擬自然保水原理,在地表鋪設砂石創造雨水易於下滲的環境過濾水質與涵養地下水;窪地上的地表植被可吸收雨水,提供給雨水滯留,帶入多餘水份。這些作法不僅提供基本滯洪機能,土壤內的水份也能透過自然蒸發,將水氣回歸大氣層,調節微氣候,有效避免降水與土壤流失及地下水減少的問題。
1970年代,永續發展的觀念開始發展;1990年代各國對於永續的觀念和政策認知仍有極大落差;1995-2000年代初期,各國的推動策略趨於務實,也瞭解這是「空間規劃」源頭處理的問題,而非大量雨水匯集之後期待「工程」解決。
1.各國的政策推動
荷蘭
1993年及1995年兩次猛烈洪水侵襲迫使荷蘭徹底改變以工程為主的防洪策略,徹底檢討並提出「還地於河」(Room for the River)的作法,增加河川橫切面,同時降低堤防內的洪泛平原高度以增加行水面積及蓄洪量,回復河流原有的蓄洪及生態功能。相關作法落實到中央、省至都市的空間計畫與土地使用計畫,並加強民眾的共同參與,希望能於2015年達到預計的安全水準。
英國
英國國民信託組織(the National Trust)於1995年發起「海神海岸線運動」(Neptune Coastline Campaign),透過資金募集搶救受威脅的海岸線,保護各類型海岸棲地,提升民眾對環境威脅的認知。英國政府自2005年起也與民間單位推動「還地與海」計畫,從「Wallasea溼地再造計畫(Wallasea Wetland Creation Project)」開始,調整海岸堤防線,藉此再次淹沒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填海造陸所取得的陸地,重新讓潮水氾濫以打造具備鹽沼及提供生物棲息之處,希望能強化防洪效益,也保育原生鳥類。
日本
日本為因應氣候變遷提出適應策略及治水對策,2008年開始增設滯洪池、公園或校園內的貯洪設備、加強自然環境保育、運用當地地形特性、重新規劃農地環境,同時透過法令加強土地使用之規範限制。
跨國合作
各個國家的策略和作法都希望能回復河川、海岸與重建濕地原本的蓄洪及生態功能。甚至,因為河系流域經常橫跨數個國家而有共同計畫的提出(例如:下多瑙河綠廊合作宣言(Declaration on the Co-operation for the Creation of a Lower Danube Green Corridor)、萊茵河流域洪水行動計畫( Rhine Basin Flood Action Plan))。規劃的洪水平原不僅具備滯洪能力、補注地下水源、淨化水質,也能進而營造水陸多樣生態物種的友善棲息空間。這些作法都呼應了暴雨管理觀念的發展。(未完待續)
※本文同步刊登於台灣濕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