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經濟】台灣的區域經濟發展

Category: 水新聞 Created: Wednesday, 17 December 2014 01:54
Hits: 1649
作者: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

綠經濟系列的前3場講座定位在認識台灣。賴建誠教授首先為我們拉開序幕,帶大家回到400年前,當台灣因為豐富的天然資源被迫登上以西方世界為主導的經濟舞台。緊接著,劉瑞華教授為大家展開了一個立體轉動的畫面,他同時以歷史的時間進程,和地理的經緯開展,生動的標示出15世紀以來全球經濟的重要里程碑。今天,徐進鈺教授再度將鏡頭轉向台灣,抽絲剝繭的把台灣近30年的經濟發展和變化攤在聽眾眼前。從中部地區的傳統工業,到南部的石化工業,再帶到北部的半導體產業,地域的不同造就地方產業的差異,世事多變、繁華難長,走過近半世紀經濟榮景後的今天,在場聽眾不禁要沉重的提問:「如果把外部成本算進去,這些賺錢的產業,還具備競爭力嗎?」

1980年代後期,還是台大城鄉所研究生的徐進鈺因為研究計畫去到中台灣,他眼中的中彰地區,和印象中的農業鄉村很不一樣。當時的政策主張鄉村工業化,小型加工廠到處林立,和農地不分彼此,加工廠的廢水直接排入農田,廢棄的雨傘布料堆積如山是很自然的事,而家家戶戶的小工廠前面停放著賓士轎車也是普遍現象。

【綠經濟】台灣的區域經濟發展

當時台灣有許多的世界第一,彰化和美的雨傘和鹿港的五金都是當時稱霸世界的產品,世界上每2把傘當中,就有一把是和美製造的。鄉村都市化的結果,使得台灣呈現平民均富的榮景,城鄉收入差距之微也是其他國家難以向背之處。

經濟起飛的80-90年代,台灣還沒有環境保護意識,田間林立的小工廠隨意排放汙水並不奇怪。隨著環境意識的提高、勞工福利的受到重視、台灣的生產條件已不似早期那麼不受限制,所以工廠紛紛將低階的生產轉往生產條件相對寬鬆的國家和地區。而同時,也有部分廠商逐步調整生產鏈,轉型成為更符合國際標準的生產者。這樣的思維也帶動台灣整體,從勞動經濟往知識經濟轉型。徐進鈺認為,每個時代都有當時的時空背景,用現在的標準去譴責當時的必要之惡意義並不大,何況,每一個問題的面向都是多元複雜的,如果沒有彼時的篳路藍縷,不可能造就台灣今日的富庶。

在演講當中,徐進鈺以國際勞工組織所分析的耐吉(Nike)鞋款的生產鏈和成本利潤分配為例,說明台灣已從純粹賺取低微工資的年代,轉型到管理與部分的設計製程。而台灣的廠商也曾投入大筆資金,試著在國際建立自有品牌,但是截至目前並沒有成功的案例。任何的生產結構轉變都是不容易的。

【綠經濟】台灣的區域經濟發展

徐進鈺提到,轉型的過程中,消費者的督促和消費行為的實踐,往往要比政府的規範還要有效,這就是他認為道德經濟,或說道德消費不可忽視的力量。他同時提醒大家,目前的經濟規則並沒有跳脫資本主義的框架,要想改變廠商,還是要進入既有的遊戲規則當中,也就是以消費的力量要求廠商改變。至於要往哪個方向改變,徐老師認為標準通常是由民間團體,或者國際組織提出,再由政府或是具備公信力的組織執行認證。

徐進鈺除了對中部的傳統產業有深入觀察之外,陸續也對南部的大規模石化業,和台北到新竹一帶的高科技半導體產業有所研究。他認為台灣的石化產業具備國際競爭力,而且提供的相關就業機會對台灣的經濟安定舉足輕重,若是單以石化工業會汙染環境為理由就輕易廢掉,造成的問題可能比想像中還要複雜。

【綠經濟】台灣的區域經濟發展

現場聽眾提問:「如果把外部成本算進去,這些賺錢的產業,還具備競爭力嗎?」徐進鈺肯定的回答,認為台灣的石化產業是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台灣政府確實曾經以200%的關稅保護台灣石化產業,但目前石化產品關稅已經不再是進口的障礙,而台灣的石化產業在國際上仍佔有一席之地,足見透過管理運作,台灣的石化業確實具備國際競爭力。

演講接近尾聲時,徐進鈺老師再一次語重心長的說,台灣的廠商和消費者其實是一直在進步的。只是政府的管理與規範有部分還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過時的補助機制與稅制,造成現實的不公平而未能改善;政府的施政過度偏袒大型企業,以及落後的土地稅制已經不能呼應民眾要求公平的聲音。這些改進都是台灣可以努力的方向,也是台灣再度提升的契機。

Read more http://e-info.org.tw/node/1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