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日探討海洋生態 保育從吃開始

Category: 水新聞 Created: Wednesday, 23 May 2012 15:55
Hits: 3240
生物多樣性日探討海洋生態 保育從吃開始

破獲毒魚集團 搜出上噸劇毒氰化鉀

2012.05.25【聯合報╱記者黃煌權、蔡維斌、姜宜菁/連線報導】海巡單位前晚破獲五人毒魚集團,搜出重達上噸的管制劇毒氰化鉀,數量之多以往未見;檢警正追查毒物來源,暫不排除非法走私進來。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只要零點零五到零點三公克氰化物即可致命;一千多公斤氰化鉀一旦被不當使用,重者可造成二千多萬人死亡,相關單位應嚴查來源。

毒魚主嫌余定丞昨天深夜被檢方聲押,他供稱這些氰化鉀是今年三月向綽號「林仔」的林姓男子以卅萬元購買,已用掉數十公斤;海巡單位到林男經營的魚塭查緝時,林已逃逸,檢警正追捕中。

檢警表示,毒魚集團在雲嘉沿海毒魚至少已有半年,初估至少有兩萬公斤毒魚流入市面及餐廳,已被消費者吃下肚。

海巡單位前晚九點多,動員卅多人在東石南橋及附近空地埋伏,發現一艘滿載魚貨的漁筏駛進,將數箱毒死的魚搬到空地。海巡人員一擁而上,將駕駛漁筏的主嫌余定丞(卅五歲)及共犯蔡亨中、侯豐榮、洪伯然等五人一併逮捕。海巡人員在貨車上起出二百卅二公斤毒魚,並在洪伯然東石鄉的工寮中,查獲一千零七十五公斤氰化鉀。

洪說,氰化鉀是余定丞向雲林縣口湖鄉一家水產藥品商及林姓男子購買。毒魚集團供稱,每次毒魚,先將長五百公尺的漁網圍在外海,再投入氰化鉀,毒魚都賣給雲林縣林姓中盤商。

檢方找來曾向余買過毒魚的漁商,供詞都避重就輕,指購得的魚多半透過批發中心轉賣,賣到哪家餐廳,並不清楚。

警方昨天將五人依違反漁業法、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等罪嫌移送。雲檢主任檢察官蔣得龍說,這批氰化鉀數量雖大,但依現有「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如果沒有被害人或造成對人體健康危害、死亡,不涉及刑法,最多只能用行政法規議處,因此追查氰化鉀來源及毒魚流向,是檢方偵查重點。

海賊集團削暴利 漁民罵沒天良

2012.05.25【聯合報╱記者黃煌權、蔡維斌/連線報導】「毒魚最惡毒,是破壞資源的海賊!」雲嘉沿海漁民提到毒魚,無不咬牙切齒說,毒魚要算準「下藥」時間,更要選對放毒地方,才能「事半功倍」,所以多半是老手,司法應重判這種海賊。

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郭世榮表示,氰化鉀是強烈神經毒,魚類會立即窒息翻肚,不肖業者打撈後,還會放入打進氧氣的海水「急救」,以活魚出售,由於「死狀安詳」,不易被消費者查覺,一定要嚴懲。

東石、台西鄉的漁民說,毒魚的人都很內行,以前都是有組織的「集團」在操控分層負責,有人買毒、有人放毒,還要有專銷管道,否則毒死一堆魚賣不掉,也是有風險的。

東石鄉一名曾目睹毒魚的蔡姓漁民說,通常下毒的地方,都選在淺海一帶,且都在退潮時,一旦選定下毒地點後,成員就會駕駛小筏在「毒區」圍起漁網,免得中毒的魚浮上來被浪沖走,然後「放毒船」再將氰化鉀投入毒區。他說,毒魚的人多半是老手,算準每天退潮時間再投藥,只要半小時,坐在船上等,被毒死的魚群就會浮出水面,再一一撈起,成本低、效率高且漁獲量又多,「省本多利卻是最沒良心的工作!」

丁姓、蔡姓漁民曾與毒魚的人在東石海上相遇,毒魚者和他相距不到百公尺,還對他嗆聲「看啥小?」行徑囂張,漁民敢怒不敢言,頂多報「水兵(安檢人員)」來抓,但往往緩不濟急,趕到人早已收網跑了。

劇毒外流 氰化鉀「比塑化劑更可怕」

2012.05.25【聯合報╱記者黃煌權、陳信利、蔡維斌、蔡永彬/連線報導】「怎麼可能有這種事!」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昨獲悉檢警查獲毒魚集團擁有一千多公斤氰化鉀,倒抽一口氣,指「這是國安體系大漏洞」,檢方應速查出來源。

雲林檢方指出,氰化鉀是列管毒物,市面無法取得,這次查獲多達一噸多的氰化鉀,數量嚇人,到底從何處買來或有特定供貨商,將全力追查,不排除走私進來。目前擁有這批氰化鉀的林姓養殖業者已逃逸,將在今天拘提,拘提不到將通緝。

林杰樑指出,氰化鉀屬劇毒,卻如此容易取得,「連我自己都很想知道他們是從何而來?」「我們作實驗或研究,如要用到氰化物,即使只有幾公克,都必須向環保署申請」,他想不通毒物管制怎會出現這種漏洞。「從國家安全層級考量,這起事件比塑化劑事件更可怕!」林杰樑說,塑化劑只是慢性中毒,但氰化鉀是會立即致命,更離譜的是,如此龐大的劇毒,竟然可輕易拿到。

環保署昨天緊急通令各縣市的環保單位,加強稽查氰化鉀生產、儲存、使用與運送等流程,追查這批氰化鉀來源與可能流向。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副處長宋浚泙表示,氰化鉀是公告的「第三類毒性化學物質」,如果沒有許可,「不可能有這麼大量的氰化鉀在市面流通!」他懷疑該集團應該是從大陸走私。

嘉義縣環保局長沈弘文表示,環保署中區毒災應變隊昨天已派人到岸巡第四總隊採樣,希望查出這批氰化鉀來源。

雲林縣環保局副局長賴東鴻說,氰化鉀管制嚴密,生產、儲存、使用都必須向環保單位申請,二百公斤以上氰化鉀要運送,更必須填運送管制聯單,「這些人怎會有一千多公斤氰化鉀?」令人不解。

岸巡第四總隊長呂振民指出,許多電鍍工廠或金屬表面處理工廠,為了增加電鍍金屬表面的光澤與美觀,常在製程中加入氰化物。嫌犯如何擁有一千多公斤的氰化物,海巡也覺得不可思議,不排除走私進來。

原文連結 http://e-info.org.tw/node/77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