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下午,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在第20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0)上,與數個聯合國機構共同舉辦邊會(Side Event),分享環境教育的成果,並探討現行公約中青年與兒童能力建構相關條文。
就讀國立海洋大學四年級的青年代表許菀庭,亦於邊會分享亞洲青年氣候網絡(Asia Youth Climate Network,AYCN)案例,並邀請日、韓青年分享國內氣候培力經驗。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在本月1日於利馬展開,地球孩童教育機構 (Earth Child Institute)、聯合國農糧組織 (FAO)、聯合國環境署(UNEP)等各方機構透過邊會,於正式會議外加速議題討論,增進資訊與技術的交流。
本次邊會中,秘魯當地組織ANIA(The Association for Children and Their Environment)執行長Joaquin Leguia分享兒童環境教育的經驗。他認為「培養孩子對自然和生命的正確價值觀與態度,是我們責無旁貸的工作」,而各國應敦促教育部門實踐永續發展的教學。
地球孩童教育機構的專案經理Bruno Maia則分享巴西的多個專案,包括孩童植樹計劃以及在地亞馬遜流域雨林計劃,均讓兒童透過分享和實際參與,建構在地與國際環境知識。REDD+印尼分會代表Heru Prasetyo表示,「孩童並非秘密武器或工具,而是地球的主人翁」,強調成年人應從孩子身上學習。
TWYCC共有5位青年出席,代表之一的許菀庭在邊會上指出,「由下而上」的教育至關重要。她分享台灣青年氣候聯盟連續4年於台北、高雄兩地舉辦青年氣候變遷工作坊,除累積參與人數超過450位,「青年培力青年」的概念受到與會講者的肯定與鼓勵,台灣青年的培力成果亦刊登於2013年聯合國出版品《Youth in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許菀庭極力呼籲談判代表,會議決策將影響青年的未來。
現任職於中華經濟研究院的陳喬琪,則於今年的TWYCC代表團中,負責與日本(Climate Youth Japan,CYJ)和韓國青年組織(Green Environment Youth Korea,GEYK)聯繫。她表示,因受限於語言隔閡、資源分配不均,以及各國青年組織人員銜接,使得技能傳承、談判追蹤的能力面臨挑戰,但亞洲青年氣候網絡突顯了青年具備相互分享、學習的能力與知識。未來,網絡希望能延攬更多包括新加坡、尼泊爾,以及菲律賓和印度等遭受氣候變遷影響甚劇的國家,共同建立更強壯穩定的亞洲青年氣候連結。
Read more http://e-info.org.tw/node/10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