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此項評分為58分。
我們認為:
水庫「品質」,應該及於蓄水量的問題,但這項指標未含,且我們知道水庫淤積情形是很普遍的,這又關係到底泥的問題。
同時我們也維持去年的評語:
看起來數據有改善;但是只看到優養化的狀況,指標無法反應真實的狀況,水庫水質更應擴及農藥、有毒化學物質等排放入水庫的情形。
視野只及於水庫本身,未及更廣泛影響水庫品質的因素,例如上游的水土保持。
定義與說明:
因人為生產活動產生之污染物質流入水庫,造成水庫優養化,進而造成水庫壽命減短,影響水資源利用。欲評估水庫優養化情形,在水庫監測資料中,以葉綠素、透明度、總磷等,其存在量之共同表現稱之為水庫卡爾森優養化指數。公式:(受檢測水庫卡爾森優養指數值×該水庫之有效容量)/ 該年度總受檢測水庫之有效容量)×100%。台灣每年降雨豐富,惟因山峻陡峭,河川短促,造成水資源涵養不易,水資源之利用賴於興建水庫、供應農業灌溉、民生、工業之需求。鑑於淡水資源格外寶貴,為確保水庫壽命延續,訂定「水庫品質」指標,追蹤並改善水庫水質變化,降低點源污染及非點污染源直接或間接排入,造成水質惡化之可能性。(二)
比較:
年度 | 年度水庫品質 |
97 | 43.76 |
98 | 43.05 |
99 | 4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