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全是責任感的驅策,我的關鍵時刻,都是偶然形成。」回應這本累積20年研究功力、如鄉愁般使命反饋書寫而成的《濁水溪三百年》,張素玢教授笑得輕燦。
生於彰化員林、北上求學直至研究所畢業的她,雖然讀歷史,在這段期間卻未和台灣或家鄉的土地、甚至濁水溪發生任何連結;然而教書近十年的時空歷練,卻隱然伏藏了流歸母親河的原點。
張素玢認為,自己習慣到了一個情境,就外展、開拓了解周遭事情。剛開始,她至中原大學兼通識課,迫於桃園傳統建築三合院拆毀在即,因此帶領學生耗時2年多,完成200逾棟民宅調查,共同摸索出一套教戰手冊。「學生時期可沒教過田野調查這門課。」後任教銘傳大學,正值新闢龜山校區,不選擇安撫學生的抱怨,再引導完成區域平埔族報告。
「我發現一個嚴重問題,知識常常把人帶得太遠,反跟周遭脫節,因為無感,才無法產生如同愛情的主動關懷。」同時,有感於背景知識不足以對看到的現象加以解釋或分析、對話。
張返校攻讀博士。也與原定主題不同,轉向台灣史,她笑稱學歷史的常最不了解周遭。台灣史的人地事物,雖不一定活在當下,但土地踩得到的一切,藉由想像彷彿親眼歷見,可以長根到身上來,變成非化石、有生命的歷史。「不過濁水溪一開始仍是個偶然,這條河如此豐富,很深很長期地去做,才慢慢形塑出問題意識。」
5歲跟父親環島,10幾歲去蘭嶼綠島,戶外體驗野得挺早,「那時候攻頂合歡山還不知道濁水溪發源自佐久間鞍部,一路歷程也的確有點像登山,爬高一點,3,000公尺以上,可清楚俯瞰到分水嶺、水系源頭,就也把每一主題拉到能力所及、最遠的時間梳理溯源,整整300年充分的歷史素材,加上時間軸形塑出題目的四度空間。
窮盡20年時光跑田野很辛苦,回來更得花上3、4倍時間研讀文獻,但她無法被虛擬說服,眼見為憑不跑寫不出來,登山所訓練的體力、耐力頗有些幫助。」她補充,更要感謝濁水子民多位文史工作者一沙一石地協助提供養份汲取,是其撐下去的動力。
1993年,張素玢穿梭在濁水溪下游,探究分布浮復地(俗稱溪底)的日本移民村,近十年期間,始終堅持以文獻研究和田野實地調查雙線並行,先完成博論《台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9-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1997),繼而纂修《北斗鎮志》(1997)、《二林鎮志》(2000)、《二水鄉志》(2002),歷經前三本扎實地毯式調查乃著成《歷史視野中的地方發展與變遷—濁水溪畔的二水、北斗、二林》(2004)。
在處理移民村、探討不同區位的聚落後,更多子題衍生浮現,張素玢一個個收放口袋,慢慢踱往另一個10年,需用更長的時間、更寬廣的空間成全它。
所以《濁水溪三百年》非結構式設計,而是不同階段一篇篇寫就,最後完成〈濁水溪的歷史難題〉及〈「後米糖」時代的農業盤整〉兩章;它像個有機體,六大章節互通橋樑,時序上則合理安排。
「它必須發揮與今天勾連的實踐作用,不然知識價值將大打折扣。雖然如此對於需要沉澱的歷史專業來說是危險的。歷史研究同現世息息相關,但特別得小心不被現實波浪捲入影響。」張素玢堅定表示。
當反國光石化、反中科四期、六輕離島工業區、彰南科技園區等環運抗爭時,因距離遙遠,難以奔赴現場聲援參與,然而面對環境變遷的巨大無力焦慮,可以做的還是不消極地持續寫作,以歷史縱深之眼直視洞穿全民共同關心的議題。
而這本書企圖突破學術論文艱澀的框架,呈現讀者可理解、又兼具學術規格的質量。以沿岸環境變遷為經、政府治水和居民社會形成狀況為緯,映射、參照出當代人如何與環境相處、工業與農業怎麼互動。
她提出全台第一大河濁水溪六個關鍵時代:康熙58年(1719年)清代第一個大型水圳完成、明治31年(1898年)戊戌大水災、大正9年(1920年)濁水溪堤防築起、昭和9年(1934年)大觀(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完工、1960年代地下水積極開發及2001年集集共同引水竣工。
其中,尤以為了治水所修築40多公里堤防的完成為癥結點,象徵河川跟人的關係進入另一階段,原本人們順應、趨避河流災害,演變成人為力量開始控制自然,並規劃開發,因此產生近5,000甲的邊際土地。
日本官方、日本資本、台灣本地資本紛紛角逐搶地投資,帶動社會階層/經濟流動,孕育出了一批農業菁英;而造就米糖精華區的同時,亦激發了20世紀初最早的農民運動。比對日治時期土地資料帳冊《土地臺帳》可知彼時土地轉移非常頻繁普遍,卻非真正以開墾、農作為目的,張素玢說:「以前的財團巨獸就是大家族,歷史沒有新鮮事。」
30年代起,官方致力開發濁水溪上游的水力發電以供應工業發展,截至1945年蓋了34間發電所,農業之河轉性工業之河,付出極大代價,河床升高、各攔沙壩淤積嚴重、淤砂難以清理、河床乾涸等問題。下游到50年代則鑿地下水灌溉農業,60年代全面開發,超限抽取導致地層下陷,南岸下陷面積與速率更居全台之冠。
過去,彰雲水圳灌排分離如今合一後,人類一旦對河川恣意妄為,往往利害馬上相隨,所有環環緊扣,一點汙染源便造成毛細孔般擴散流竄的諷刺效果。
彰雲兩縣投向工業懷抱40多年,高量毒素滲透使得台灣最精華的農業區,變成土壤重金屬汙染程度最嚴重的地區。長年以農養工、重工輕農的隱藏代價,正是環汙浩劫修復不可逆的反撲,毒水、毒土地、食安問題罹癌風險等,都是後代子孫必須背負的生態債務。張素玢說:「不能再只是看貨幣價值或金錢成本了,社會和環境成本早倒欠蝕本!」。
50年代後產業升級、發展經濟的農業變遷過程中,米作、蔗作衰微,農業遲滯微利,離農人口不斷增加;60年代後工業急速擴張,至1997年麥寮六輕向濁水溪索取用水,水資源利用丕變,下游經濟生態翻轉,搶水之戰開打!長期作為農業基地的濁水溪兩岸,驟然成為巨型工業區。
農民一直在徬徨,從WTO、ECFA到自經區,政策一直打壓、打垮辛勤工作的人們。他們的存在價值和尊嚴被主政者踐踏,對自有產品沒信心,當然種不出很好的糧食,形成惡性循環。
張素玢認為,不是一概反工業,而是在農業轉型之際,不應毫無抵抗就接受一堆蚊子科學園區。她以工業高度發達的德國為例,其對工業經濟進程的反省,可說是達到了極度挑剔的程度。
走讀濁水溪 驗證台灣西岸生命史
300年前的濁水溪,是台灣地表上最明顯的地理分界,它一刀兩刃,先天條件上被利用徹底的宿命,曾帶來收益也帶來災害。下游若洪患均源起上游,河、山脫離不了關係,1940年左右已有治水必先治山、森林為河流之母等觀念;八八風災後,整治工程費用一條幾百億這樣花,如何有效治理上下游,仍無視歷史的檢證警惕。
「然一條河的生命史,也是每條河的共同生命史,濁水溪足以代表一部社會、水文災害史;而不僅是濁水溪,把地方、區域史的尺度格局放大到全台灣乃至地球生態面向,啟發更多人貼近環境。期待骨牌效應,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監督政府。比方公共引水圖利、財團圍住海岸,哪天連天際線都要付費呢。」張素玢說。
她拋出了濁水溪南北岸、分水、地下水及工農之爭四大歷史難題,叩問眾人省思。本書基於綿密堅實的史料基礎,言簡意賅進行跨學科的論述和探討,還沒說完「濁水意象」即民間神話、信仰等徵兆,種種曲折細節都在《濁水溪三百年》,精采驚悚得心痛無比。
遇山上山,遇海下海,看來纖弱優雅卻剛強奔沛,一講到進行中的田野計畫眼睛就發亮;這是一位太好奇的行動派歷史學家,不可能滿足於現在所了解的。她只是先為濁水溪,獻上這部圖文並茂、深刻交織、融入彼此生命史的佳作。
濁水溪三百年│新書座談,最後三場壓軸,免費入場
Read more http://e-info.org.tw/node/1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