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花園城市到可食田園城市 新加坡的都市農耕經驗

Category: 水新聞 Created: Friday, 18 July 2014 05:00
Hits: 1656
作者:Green Inside

從花園城市到可食田園城市 新加坡的都市農耕經驗

新加坡由於地小人稠不適合發展農業,農產品高度倚賴國外進口,任何一塊可耕種空間更是彌足珍貴。隨者糧食安全、氣候變遷等議題的興起,都市之中開始出現垂直農場(Vertical Farm)及臨時農場(Pop up farm)。新加坡的都市農夫Bjorn Low應空間資源分享平台的邀請,於空軍總部舊址與我們分享他在新加坡推動都市農耕的經驗。

Bjorn Low就曾經運用巧思進行改造都市空間,像是China town的屋頂或停車場,因為太熱了所以停車率少,因此Bjorn Low為減少炎熱,增加停車率,因此建造一座與車共存的農場;或輔導Pathlight school的學生成為有機農夫,以校園為出發點,如種子般將都市農場概念散播至城市之中。因此,不管是藉由永續之建築設計規劃、或利用都市有限的空間,推廣都市農場的概念,都讓大眾了解生產到消費「在地化」的概念,也藉此更了解整個農作物的生產過程以及更親近我們所居住的土地。

從花園城市到可食田園城市 新加坡的都市農耕經驗

誰說市中心不能產出食物呢?透過空間分享活用,城市空間有不同的可能,可食地景便可冒出頭。即使是面積比遠不及新北市的新加坡,也已訂出自行生產10%蔬菜的目標,規劃2.1%的土地配合政府政策發展農業。而台灣,農地裡種出豪宅的現象,卻是見怪不怪了。

至於空軍總部舊址,一如台北製糖所、華山貨運驛、台北機廠,反映出過去台北特殊的都市紋理。儘管人們對於對「發展」是否就等於建豪宅商場開始提出不同意見,在都市更新的大浪下,如何保留珍貴的文化資產,並讓城市空間的利用更符合永續原則,我們需要更多的反思與想像力。

Read more http://e-info.org.tw/node/100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