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多年,一直有個小困擾…我總是在下雨天洗大量的衣服,但山雨一下,有時不知何時停止?特別是春夏之交,水氣豐沛的西南氣流籠罩的時節…一向憑藉雙手萬能,既無洗衣機也無脫水機更無烘乾機,長雨,就尷尬了!洗完的衣物晾上十天半個月不乾是常事,有時冒雨工作,一天還換下幾套濕衣,屋裡簷下到處掛萬國旗。
那何苦雨天洗衣呢?
隨時都有豪邁奔放的自來水可用的人們,是不會瞭解的!山區自來水的普及率有限,通常山上人家都會自覓水源,有機會走山路看看路旁成把的水管就知道,這些民眾自接的水管從數百米到數公里都有,凌亂不美也就罷了,有時用鐵絲固定在樹幹上,樹要成長,硬生生將鐵絲吞入肌理…有時凌空懸索橫跨溪澗,有時穿越公路自架天橋,有時管線破裂造成噴泉,有時強風豪雨摧毀管路…損毀的水管只會重新接過,舊管原地棄置無人清理,總要好久之後鄉公所來一次大整頓,或隨著土石流的路段整理,將這些灰的黑的塑膠管一併丟下山谷,丟‧下‧山‧谷啊…
我對這些自接的凌亂水管向來沒有好感,遂決定不在自己的園區之外增加公共觀瞻的醜陋!早年蓋竹屋時從屋後集水井抽取地下水,後來這口井因地層滑動,結構嚴重傾斜,工務單位已將之填埋,而我買下新的園子,已有一間此地最時興的鐵皮屋,我利用大面積的屋頂收集雨水,自制排除前段汙水的雨水收集系統,平日使用綽綽有餘,但偶而連續乾旱,也會有用水困窘的時候!這時得以「尊重環境承載量」為由拒絕一些訪客,自己也要啟動種種節水方案,比如鐵皮屋雖有沖水式廁所,還是只用戶外乾式廁所;一天只洗一次碗,髒衣服儲蓄起來,所有用水都回收來澆菜…。所以,我雨天不只洗衣,還洗諸多零雜物件哩哩叩叩,不是沒事幹,而是這時有盡情用水的爽快,而且眼看著集水桶滿溢,不用直覺可惜了!
幾年前上山來的訪客,都還要從水缸中舀水使用,沒有水龍頭。發現這種用水方式雖有不便,但無須叮嚀,來客皆會自動省水──有時省到自己看了過意不去,忍不住問:您一向都這樣嗎?
回答:沒有啦,這裡的水得來不易…其實,這裡的水是老天直接送到家,既無接管也無處理,更無須付費,怎會「不易」?相對的,都會用水往往要大興水庫、遠距取水、層層處理,最後經龐大管線施工才進入家庭,大家卻沒有得來不易得珍惜!顯然,清楚看見資源的來與去,以及在眼前的「存量」,是讓人對資源的珍貴性「有感」的最有效方法。
如果我們不把生活中的不便去除得太徹底,是否才能保持覺知,活得清楚、清醒一些?
Read more http://e-info.org.tw/node/1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