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生活 親子生態工作假期──水土保持改善實做

Category: 水新聞 Created: Sunday, 12 October 2014 05:00
Hits: 1424
作者:孟琬瑜

隨著時序運轉至「白露」,生態區的蜻蜓種類與數量似乎又增加了,除了暑期常至水域產卵的金黃蜻蜓,草地上也常見侏儒蜻蜓的出沒。生態區的蝴蝶也展開今年第二次的繁殖,暑假期間志工爸爸才以手工修過樹,讓水柳冒出許多萌蘗,去年水柳的嫩葉引來紅擬豹斑蝶產卵,今年則是黃襟蛺蝶在嫩葉間不斷碰觸與停落。

雖然這學期第一次生態區親子工作假期安排在10月4日,但是之前的準備工作和實驗性的改善實做,已經悄悄地啟動了。

早上把拔帶著小咕嚕、小瑀魚,約了兩位男老師到學校,一起將閩客區工程挖出來的石塊一一挑揀出來,搬運、集中起來,留待往後生態區環境營造,實施生態工法使用。

教育即生活 親子生態工作假期──水土保持改善實做教育即生活 親子生態工作假期──水土保持改善實做

許多人聽說我們這兩年的生態區棲地環境營造沒有使用到任何學校的經費,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其實要這樣做並不困難,主要是用心觀察、思考如何充分運用現地的素材,同時可以減少外來建材對於環境造成的衝擊。

若是閱讀過我們過去的文章與紀錄,將會發現石塊、樹幹、棄置的步道板材、地磚,都是可以善用的資源,而且與周遭自然環境協調融合,不致過於突兀。

搬運完石塊,兩位老師有事情先行離開。我剛幫生態區的植物群落澆完水,把拔則著手挖掘著草地(6月底植草的其中一小塊)邊緣容易排水不良處的積土,並且用家扶門附近施工開挖不要的小磚塊,慢慢地排出兩條小排水溝。植草之後,再加上導水,希望能夠逐步改善溜滑梯邊緣的水土保持。

教育即生活 親子生態工作假期──水土保持改善實做

教育即生活 親子生態工作假期──水土保持改善實做教育即生活 親子生態工作假期──水土保持改善實做

挖開積土時,挖起了一堆草株,把拔就找我一起,一排一排地將草種植在木屋區下方水土保持生態工法的石塊邊緣。如果能夠細心地維護一段時間,耐心等待讓這片草地陸續地生長起來,就會展現抓住土壤、保留表土的能力,木屋區下方泥土流失的情況就會得到更進一步的改善。

去年以石塊施做水土保持生態工法,已經能夠攔截大多數的土壤,「導水留土」的效果頗佳;如果加上植草之後,效果將會更明顯。

教育即生活 親子生態工作假期──水土保持改善實做教育即生活 親子生態工作假期──水土保持改善實做

這些都不是大筆一畫就知道怎麼做、做完一次就能立刻收到成效;反而是透過反覆的觀察與思索,看見問題背後的原因(每逢大雨時土壤流失嚴重,小朋友容易滑倒,大量流失的表土積在靠近家扶門的水溝,造成排水不良),思考改善方式、嘗試解決;並且,時常檢視問題真的解決了嗎?還有沒有可能再改善,讓它變得更好?

事實上,這些過程都是教育,是實做的教育;而且是融合了觀察、思考、實踐、實地解決問題的生活教育。
教育學者杜威提倡『教育即生活』。想想這之間的關聯,你發現甚麼了嗎?

Read more http://e-info.org.tw/node/10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