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地、景點連動的日本JA農夫市場

Category: 水新聞 Created: Friday, 18 July 2014 05:00
Hits: 976
作者:宋竑廣

影片:「JA農夫市場」的廣告「給我更多與大地的連繫」;在這裡有講究鮮度的師傅、真心的出貨者、會做健康食譜的達人,以及關於食材的知識。

去買菜,大概是大部份人都經歷過的日常小事,而在台灣,有不同特色的通路讓你選擇,有人愛去傳統市場,有人跟巷口的菜車買,或量販店、便利超商、農夫市集等,依各自考量選擇;走到一個「賣菜的空間」,除了買菜,大家開始有更多期待,有人希望產品有完整產銷履歷,有人想跟生產者聊聊天;而在日本全国農業協同組合連合会(National Federation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Associations,簡稱JA)所屬的「JA農夫市場」裡,又能滿足消費者怎樣的需求呢?

連結都市人與農夫的關係

在日本,由數個生產者農家集合起來,省去中盤商,直接賣給消費者的市場,稱為農夫市場,之所以不稱為直銷所,是因為其功能又不僅止於直銷,多半還能保持鮮度、地產地銷,或市民休閒等。日本的農夫市場有很多系統,「JA農夫市場」是其中的一支,在日本全國約有2300個據點,有的設在車站裡,有的附屬於咖啡廳或餐廳,或者和市民體驗農田併設,有的還能成為觀光景點。

既然不只是「賣東西」的地方,又有生產者的參與,和一般營利超市便有不同的氛圍或樣貌。以和歌山縣的一家「JA農夫市場」來說,一樓是超市(販賣空間),二樓是以在地食材與在地料理為特色的餐廳;由於不經過中盤商,所以有著一般通路買不到的品項,而且比較便宜(生產者自由標價),並有完整的栽培履歷表,讓消費者知道,由誰生產、何時生產、如何生產,確保一定的品質;對生產者而言,JA也提供了經營進修,例如現金管理、客訴對應等課程。

為了重新連結都市人與農夫的關係,生產者的聲音是一大重點;如農家山本夫婦說:「我們出貨到農夫市場已經10年了,現在有種柑橘、柿子、梅等果樹與蔬菜;有些東西雖然不是農產品但也有做,像是竹炭跟花炭,花炭是用松果、栗子殼等素材製作的,因為比竹炭纖細而脆弱,所以會用太太編的藤籠來包裝(花炭會保留素材原本的樣子,可以作為觀賞用),製作(燒)花炭的時間視素材而定,太太總是會幫我這方面的事情。」

與大地、景點連動的日本JA農夫市場

而因為生產者各自不同,全國各據點的活動也不盡相同、各有特色。除了比較常見的美食品嚐、料理教室、體驗農場、植栽教室之外,還有草莓祭、豆腐日、烤肉、冰淇淋、瑞士捲、大釜炊煮的飯、製作筷子、撒豆節、萬聖節(南瓜)、不同比例的糙米飯等等,只要跟農產、食材、飲食有關,你想得到的跟你想不到的都有,而因為常做交流活動,農家技術學習、養老院參訪等行程也不在話下。

與地方連動,結合食育、觀光行程的市集

誠如許多台灣媒體所介紹過的,日本注重所謂的「食育」,而在許多JA分部裡,更進一步與JA農夫市場等空間合作,推廣「食農教育」,幫助民眾深入了解農業地位等食材相關課題,換言之,農夫市場也是重要的食育推廣場所之一,而且和地方學校、農會組織等單位是連動的,可以是學生課外活動與社區活動的「食育教室」,也可以是親子共同參與的料理教室。

而既然是可吃、可玩,特別是可以購物的地方,設為觀光行程的一站也算錦上添花。JA農夫市場所屬的地方JA,便設計了春夏秋冬四種在地觀光行程,儘管在每一種季節的行程裡,景點各自不同、大異其趣,但唯一重複不可少的就是JA農夫市場;想來也很合理,既然是強調季節感的觀光行程,能夠在地產地銷、強調時令作物的農夫市場裡,透過食材與食物再次領略季節的專屬滋味,豈非相得益彰的好安排嗎?

筆者自家的買菜通路選擇,大抵不脫連鎖式的量販店與超商,與菜車、傳統市場這兩大類,前者與後者的買賣互動截然不同,我有時會看到消費者問量販店的店員:「這高麗菜哪裡生產的?」一問三不知,就算是會標示生產地點的超商,買賣雙方也鮮少互動;而傳統市場的賣方,即便不是生產者,總是很主動地告知買方產品訊息,像是「今天早上才從OOO送來的。」遇到其他詢問也能回答。

俗話說吃米不知米價,在前者的環境裡,則感覺吃菜不知菜的身世,甚至「吃毒」沒有警察來抓,在食安問題頻傳的現在,倘若像農夫市集這樣,相關資訊更加詳細的「菜市場」能夠普及,相信在這方面能有一定的保障,而且寓教於樂,讓大家自然而然地遠離吃毒人生。

Read more http://e-info.org.tw/node/100397